政讯通中心

欢迎来到农村内参!
当前所在:首页 > 农业院校 > 正文

废膜回收立了法,捡拾交售心放下

发布时间:2023-11-22 来源: 内蒙古自治区农牧厅 作者:佚名

  

  《内蒙古自治区农用薄膜污染防治条例》11月1日起正式施行,标志着我市农膜污染防治工作有了法律保障和支撑,填补了我市该领域法律空白,也使我区成为全国第三个出台该领域省级条例的省区。

  

  

  目前即将进入秋季残膜回收的收尾阶段,为全面深入推进地膜污染治理,促进残膜高效、快速离田,降低巴彦淖尔市农膜残留污染。11月6日-7日,市耕保中心协同市农牧业综合行政执法大队抓住废旧农膜回收有利时机和关键节点,共赴杭锦后旗、磴口县、临河区持续开展常态化执法宣传、执法检查专项行动及日常督导工作。

  一是旗县区执法人员在辖区内扎实开展农膜回收主体执法检查和相关法律法规宣传工作,检查中,执法人员向合作社、种植大户及散户积极宣传农膜残留的危害,普及相关法律法规,发放、张贴各类宣传材料60余份。同时市耕保中心相关业务人员详细介绍《内蒙古自治区农牧厅加强废旧地膜回收十条措施》《内蒙古自治区农用薄膜污染防治条例》等。要求按照属地管理和“谁使用谁清理、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搞好废旧地膜清理工作。对发现的问题,下达责令改正通知书,限期清理。

  二是市耕保中心工作人员向农民朋友广泛宣传讲解农膜回收处理典型案例、废旧农膜再利用途径及相关法律法规等,对秋季农田残膜的回收清理进行技术指导与检查。营造良好宣传氛围,提高广大农民朋友积极回收残膜意识,进一步提升农用薄膜污染治理水平。

  通过此次联合行动,进一步加强了回收废旧地膜的宣传引导,积极纠正种植户多年来随意弃置废旧地膜的坏习惯,提高了群众清理、捡拾回收废旧地膜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收到了良好效果。下一步,市耕保中心、市农牧业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将持续加大联合行动,卡实工作责任,确保废旧地膜回收清理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助力乡村振兴。

  

   打印 关闭

   信息来源:巴彦淖尔市农牧综合保障中心


原文链接:http://nmt.nmg.gov.cn/xw/msdt/byne/202311/t20231114_2410422.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村内参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宝珍品商贸有限公司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农村内参 nc-nc.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
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