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措并举确保国内化肥供应与价格稳定
据中国农业生产资料流通协会10月18日调度显示,尿素月环比上涨一成,化肥总体价格由稳走高。据中国海关统计,肥料出口量继续增加,国际市场价格远超国内,海外尿素价格也处于历史高位。国际市场价格大涨,驱动国内肥企出口意愿,即使“保供稳价”政策已对享受原料优惠的企业构成限制,但九月肥料出口量仍明显高于去年同期。同时,化肥社会库存下降明显,能耗“双控”和煤炭供应紧张也影响化肥供应。
针对上述情况,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有关专家建议,首先应深入推进小麦等作物化肥减量增效工作。在化肥涨价的大背景下,当前应加大化肥减量增效工作宣传力度,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使用配方肥料和掺混肥料,增强施肥针对性,降低单位面积养分投入,减少农民用肥成本。据测算,在小麦、油菜及园艺作物上,相较于传统复合肥,100公斤配方肥每减少使用1个养分含量,投入成本预计降低约5-6元,可以从一定程度上降低农户施肥投入成本。还要加强享受政策优惠企业的信息监测。当前全球性能源供应紧张、原料价格大幅上涨,对国际化肥生产造成较大影响,目前已有美国CF工业、挪威雅苒、北欧化工和荷兰OCI等化肥巨头宣布停产或减产,部分大型氮肥生产商也在削减产量,国际化肥市场价格远远高于国内,化肥生产企业出口意愿强烈。但根据我国化肥保供稳价工作机制,享受用电用气、能耗双控、自主减排、铁路运输优惠倾斜政策的化肥企业,要承诺保证国内化肥市场供应。针对此类企业,需加强信息监测,落实化肥保供稳价政策,确保优惠政策作用于保障国内供给,而非填补国际化肥市场缺口,赚取超额利润。最后,氮肥企业电价应继续享受上浮20%限制的政策。根据国家发改委有关要求,10月15日起高耗能企业电价不再受上浮20%限制。氮肥企业属于高耗能范畴,如果其生产用电价格进一步上浮,氮肥生产成本将因此再度增加,氮肥生产企业成本压力加大,可能影响氮肥产能提升。化肥作为保障粮食安全、稳定民生的重要生产资料,建议将氮肥等化肥高耗能企业用电,继续纳入电价上浮20%封顶范畴或按民生产品用电管理。
原文链接:http://www.hljagri.org.cn/rdgz/xgxx/202111/t20211120_824890.htm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篇:全面认识并高效发挥农民主体作用
>>下一篇:期待清洁生产挑起“双碳”大梁
最新加入
25-01-03我省召开非主要农作物品...
25-01-03提能力 保安全 省疫控...
25-01-032024年11月吉林省...
25-01-03省农药总站召开农药管理...
25-01-03全省蚕桑遗传资源保护技...
25-01-03高邮市举办农业外来入侵...
25-01-03国家蚕桑体系苏北站20...
25-01-03省植保植检站集中推介发...
热门资讯
21-06-23致鄂尔多斯市东胜区政府...
20-11-17致内蒙古自治区党委石泰...
20-10-10致朔州市平鲁区人民政府...
20-11-17致内蒙古自治区纪委书记...
21-06-23致内蒙古自治区纪委刘奇...
20-11-11致中共安阳市委李公乐...
20-10-10致朔州市纪委监委书记孟...
20-10-10致朔州市人民政府市长...
20-10-10致朔州市平鲁区委书记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