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抓紧抓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四论认真学习贯彻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
过去的一年,发展环境复杂严峻、疫情在全国多点散发、极端天气频发,面对种种困难,我们迎难而上,积极应对,一些返贫致贫风险被有效化解,东西部协作、定点帮扶等得到深化,工作机制、政策举措、机构队伍等衔接平稳有序推进。但也要看到,部分脱贫地区基础比较脆弱,群众收入水平仍然较低,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也将影响农民特别是脱贫群众就业增收。因此,过渡期内政策不能脱节、帮扶不能脱钩,要继续用好精准施策这一制胜法宝,聚焦重点人群、重点区域和重点工作,守底线、加力度、提增速,守住来之不易的成果,争取过渡期内更大进步。
聚焦重点人群,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的底线。巩固是拓展的基础,只有抓好巩固,才能实现拓展。守底线、筑防线的根本,在于建立、完善和落实常态化机制,切实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有人管、管到位。在机制建设上,要建好大数据监测平台,形成易返贫致贫人口发现和核查机制,分层分类及时纳入帮扶政策范围;在对象监测上,要对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因病因灾因意外事故等刚性支出较大或收入大幅缩减导致基本生活出现严重困难户等,开展日常排查、重点排查、集中排查,实施帮扶对象动态管理和动态清零;在应对措施上,要实现快速发现和响应,精准分析,预防性措施和事后帮扶相结合。
聚焦重点区域,增大对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和易地搬迁集中安置区的帮扶力度。拓展是在巩固的基础上再深化,对脱贫地区来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不是另起炉灶,而是要在已有基础上接续发展。这就要求在保障帮扶政策总体稳定的基础上,增大对重点区域的支持力度。一方面,要抓住“两个重点”:落实好对160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和各省确定的重点帮扶县的支持政策,推动财政、金融、土地等帮扶政策倾斜;强化易地搬迁后续扶持,持续完善安置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确保搬迁地区稳得住、能融入。另一方面,要抓好“三类帮扶”:抓好东西部协作、中央单位定点帮扶和社会力量帮扶,对现有帮扶政策逐项分类优化调整,合理把握调整节奏、力度、时限,增加帮扶的针对性、有效性。
聚焦重点工作,大力提高脱贫群众增收速度和脱贫地区发展速度。过渡时期既要防止返贫,还要建立起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只有增收和发展,才能从根本上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拓展脱贫群众和地区的未来前景。那么,就要从就业和产业“两个关键”入手,带动群众持续增收,促进脱贫地区发展。就业方面,要推动脱贫地区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加强东西部劳务协作,通过提升帮扶车间、优化公益岗位等多种方式促进就业;产业方面,要提高帮扶资金和涉农整合资金用于产业的比例,支持产业全链条开发,发展一批特色优势富民产业。同时,脱贫群众和地区还要切实担负起发展主体责任,加快破除发展瓶颈,增强自我发展能力。确保做到脱贫群众收入增速高于当地农民收入增速、脱贫地区农民收入增速高于全国农民收入增速,使脱贫群众与当地农民收入比例、脱贫地区农民与全国农民的收入比例不断提高,推动巩固脱贫成果上台阶。
“胜非其难也,持之者其难也。”脱贫攻坚成果来之不易,守成亦有挑战。我们要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按照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具体部署,守住底线,着眼发展,持续响鼓重锤,抓紧抓好落实,筑牢三农基本盘,绘就乡村振兴新诗篇。
原文链接:http://www.hljagri.org.cn/rdgz/xgxx/202201/t20220107_826352.htm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篇:公益诉讼护航传统村落保护
>>下一篇:让职业教育成为助推共同富裕的动力引擎
最新加入
25-01-03我省召开非主要农作物品...
25-01-03提能力 保安全 省疫控...
25-01-032024年11月吉林省...
25-01-03省农药总站召开农药管理...
25-01-03全省蚕桑遗传资源保护技...
25-01-03高邮市举办农业外来入侵...
25-01-03国家蚕桑体系苏北站20...
25-01-03省植保植检站集中推介发...
热门资讯
21-06-23致鄂尔多斯市东胜区政府...
20-11-17致内蒙古自治区党委石泰...
20-10-10致朔州市平鲁区人民政府...
20-11-17致内蒙古自治区纪委书记...
21-06-23致内蒙古自治区纪委刘奇...
20-11-11致中共安阳市委李公乐...
20-10-10致朔州市纪委监委书记孟...
20-10-10致朔州市人民政府市长...
20-10-10致朔州市平鲁区委书记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