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创新之能 乘开放之势 走共富之路
聚创新之能,就要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协同推进理念、制度、文化、政策等全面创新,最大限度破除体制机制障碍,不断激发全社会创新创造的巨大潜能。聚焦以实体经济为导向的科技创新,全方位打通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产业化通道,推动制造业高端化、集聚化发展,加快把南京丰富的科教资源转化为现实的产业竞争优势。
乘开放之势,就要以强大国内市场为依托,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重点,积极融入国内大循环,更好服务长三角和长江中上游、中西部地区;以国家推动更高水平对外开放为契机,更大力度发展开放型经济,持续深化制度型开放,全面提升开放通道、平台能级和国际化营商环境,显著增强对全球资本、技术、信息、人才等高端要素的集聚力,加快把区位优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优势。
走共富之路,就要在高质量发展中提升发展能力、创造公平条件,让人民群众享受看得见摸得着、真实可感的现代化成果;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推动优质公共服务扩大供给、均衡布局,不断满足高品质生活需求;积极推动共建共治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在前进道路上,我们还会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存在一些短板和不足。南京要切实扛起“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的省会城市担当,奋力谱写“强富美高”新南京建设现代化新篇章。
以对标对表把牢方向,以新发展理念勇立潮头。必须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始终坚持以新思想指引航向、向新思想寻策问道,持续深入地让思想伟力绽放实践之光。新发展理念是指挥棒、红绿灯。必须始终坚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敢闯敢试、敢想敢干,坚决破除思维定势、路径依赖,为高质量发展筑牢“稳”的基础、累积“进”的动能、增添“强”的支撑。
以心系人民凝聚力量,以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必须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凝聚起奋进新征程的磅礴力量。我们接过的是事业发展的接力棒,就必须保持连续性、体现开拓性,增强“事不避难、义不逃责”的责任担当,强化“一日无为、三日难安”的思想自觉,敢于争一流,勇于创唯一,奋力走在改革发展最前沿,真抓实干、埋头苦干,在新征程上不断开拓新境界、实现新跨越,努力把现代化的美好蓝图变为生动现实。(人民日报)
原文链接:http://www.hljagri.org.cn/rdgz/xgxx/202112/t20211202_825296.htm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篇:让美食赋能旅游目的地建设
>>下一篇:共同富裕不是“均贫富”
最新加入
25-01-03我省召开非主要农作物品...
25-01-03提能力 保安全 省疫控...
25-01-032024年11月吉林省...
25-01-03省农药总站召开农药管理...
25-01-03全省蚕桑遗传资源保护技...
25-01-03高邮市举办农业外来入侵...
25-01-03国家蚕桑体系苏北站20...
25-01-03省植保植检站集中推介发...
热门资讯
21-06-23致鄂尔多斯市东胜区政府...
20-11-17致内蒙古自治区党委石泰...
20-10-10致朔州市平鲁区人民政府...
20-11-17致内蒙古自治区纪委书记...
21-06-23致内蒙古自治区纪委刘奇...
20-11-11致中共安阳市委李公乐...
20-10-10致朔州市纪委监委书记孟...
20-10-10致朔州市人民政府市长...
20-10-10致朔州市平鲁区委书记刘...